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180节(1 / 2)

结果打到一半华国宣布停战了,还把武器俘虏归还。虽然他们不会觉得感激,甚至觉得被扇了一耳光,叫国内的士气更加低迷。而此举无疑让华国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就是六国也不能否认我们想要和平的决心,之前也称此举确实让人安心)。

而六国会议的结果没有起到作用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国内恐慌国际舆论等多种因素逼迫下,他们终于放弃了用武力来占有华国边境的想法。

“哈哈哈,该!”贺红峰的声音响彻整个翻译科的办公室,“就是把他们打怕了才好,什么会议也给他做不了主,谁偏向他都没用,叫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

“这事儿可算完了,这段时间光围着它打转了——”

“你说之后他们还敢来吗?”

“应该不会,今后几十年,起码五十年吧,他们应该都不会再来了……”

苏葵走在外面,也不知道这话是谁说的,不过倒是挺有远见的。

*

经此一事,首长意识到六国会议的不足之处,提出这一机制可以保留,假若将来印方再犯边,就让他们出面调解——调解印方,劝他们回去。

又着重提到一点,保卫领土是我们的合法权利,我们绝不主动侵扰别的国家,但只要别国犯边,我们有权利决定是否出手,不需别的国家干扰。

并且假如事后有必要召开会议调停,不能只有第三方国家参与,冲突两方都应派代表列席。

这样看起来六国会议好像还有点作用,实际上是被完全架空了,失去了权威性也失去了自主性。给他们揽了一个劝解的任务,而且还不会提前知会他们。

——当然不会提前知会,两国冲突涉及军事机密,知会对方是为了避免不宣而战,再告诉六国,怎么不干脆告诉全世界我哪天要反击算了?

*

“小苏,赵芝兰同志他们回来没有?”办公室里,李先河一边处理文件一边问她。

等到部里忙完这件事的时候,赵芝兰他们都走了一个多月了。

现在的通讯不便,赵芝兰和她少联系,不过他们这趟虽然是由协会组织的,但还是官方主导的,法文组都派了一位同志去当翻译。

“我正要说这件事。”苏葵向他汇报,“今天早上我们接到他们传回来的讯息,说大概三天后就回来。”

李先河一直挺记挂这件事的,闻言点点头:“到时候我和你一起去接他们。”

“这就不用了吧?”苏葵说道,“几位老师应该不想这样劳师动众的。”之前走的时候就没让人送。

“也不费什么事,就我们几个。正好那天我休息,部里应该没什么事,我和你跑步过去,就当锻炼锻炼身体。”

自从那次说要锻炼身体以后,李先河还真的说到做到,早上很早就起来绕着外交部这儿跑步,还跑去和冯立国一起锻炼,他保持着军队里的习惯,每天都在锻炼身体。

苏葵有时候早上跑步过来还能看见他们两个,哦不,三个,还带着一个贺旭东。

“行吧。”苏葵笑了笑,“我知道您是早想见他们了。”

他对这件事期待太久了,念叨过好几遍了。

苏葵来找他还有另外一件事:“主任,我们组里好久没有新鲜血液了,这次想招几个毕业生进来。”

“是他们又跟你要人了?”李先河一听就知道了。

苏葵笑了笑:“是啊,您又不是不知道大家的想法,毕竟人少工作重,这也是大家的合理诉求,我这个当组长的也得对他们负责是不是?”

李先河点点头:“之前我们国内的法语人才确实缺乏,现在是应该补起来了。”

之前是想补都没什么地方补,全国会法语的当然不止外交部几个,翻译家,大学教授,留学生,还有外事部门都有,但不是所有人都想来外交部工作的,同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进这里的。

不过现在好了,大学里培养出来的外语专业学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虽然国际关系学院也向他们输送人才,但那里培养的主要是干部,他们虽然级别更高,也有工作经验,但单从翻译来说的话还是适合招专业的外语学生。

去年本来就应该招人的,但外交部忙于边界冲突的事情,暂时搁置了人事安排。那一届学生的实习就没有往这里来,被其余外事部门要走了,倒是有几个被推荐进了国际关系学院。

进国际关系学院再安排进外交部和大学毕业直接进,就和现在考研差不多,一个是提升资历再工作起点高,一个是直接工作累积经验和资历。

两条不同的路罢了。

今年郑云和和秦教授来和外交部接洽了一下,问这次是否准备招人,还有外国语学院也来了人。

他们的一些学生有志于进入外交部,今年这届学生刚好大四结束,大五就该为他们安排实习了。

“那就招两个人进来吧。”李先河说,现在的工作量没那么大,他觉得应该够了。

苏葵却说:“或许可以多要两个人。”

她看出了李先河的想法,只是轻轻笑了笑:“之后要是忙起来,多两个人恐怕是不够的。”

“你就那么肯定能行?”有时候李先河都佩服她这样的自信,他自己都不敢打包票说一定行。

“主任,其实您不必担忧。既然结果已经可以预见,那不是今天就是明天,不是今年就是明年,我们总是会成功的。那为什么不提早准备起来呢?”

“况且——”苏葵自信道,“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进来的。”

她也不是为了人数就什么人都要,既然是要进外交部的还是进专业翻译部门的,必定是最优秀的人才。那边国际关系学院的几个人还在培养,这边她也可以直接选优秀人才进来培养,双管齐下。

李先河被她说服了。

“你的眼光我是信得过的,你们组的事就交给你负责吧。你去跟干部司的同志协调一下,给我拟一个章程上来。”

苏葵回去一说,别人还没怎么样,贺红峰就把这个任务一并甩给了苏葵。

准确来说,他把整个翻译科进人的事都交给了苏葵。

“你也是京城大学毕业的,回头去你们学校招人应该比我们都熟,而且这种事情你们年轻人有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