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的火器……”皇太极也觉得有些蹊跷。
就在两年前,明军的火器还不过是些烧火棍,虽然能稍有伤害,却远达不到如今的地步。
面对努尔哈赤率领的八旗铁骑,这些携带火器的明军,从来都没有对他们造成什么真正的伤亡。
可是眼下,明军的火器,居然在两年之内进行了整体的更新换代,如今就连李家军手中的这批火器,都是崭新的了。
从原本废弛的军备,短短数年之间,一跃成为眼下这个地步,这种重新崛起的速度,实在是令人觉得心中发凉。
看起来,伐明的计划不能再拖了。
大明,重新站起来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料!
想到这里,皇太极一边后撤,一边传令,撤回城下的女真八旗,派汉军八旗顶上来。
刚传下令,城门却是忽然间开了。
吊桥缓缓落下,却是守城的明将李希爵发觉后金军阵型大乱,女真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正在重新摆阵,当即决定挥军掩杀。
李希爵毕竟是曾经跟随李成梁与建州作战的老将,对付八旗军的经验十分丰富,胆识也不错。
皇太极还没撤出几步,李希爵便带着家丁奋勇冲到了眼前。
一时间,家丁对护卫,主将对主帅,冲出来的李家家丁,转瞬间就和护卫在皇太极身边的白甲兵们战在了一处。
家丁是明军中身经百战的少数存在,巴牙喇护卫更是皇太极精挑细选的八旗精锐。
两方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一时竟杀得难解难分!
李希爵带兵能力不怎么样,但是胆子特别大,根本不怕死,作战时都是头一个冲出去,对待部下也是“义薄云天”。
有这样的莽汉将军带头,使得新甸堡明军的军心都很高昂。
他的家丁人数虽然不多,但是个个都是随他多年出生入死的老兵,少部分人还参加过李成梁时期的战斗,可谓精锐中的精锐。
他们一个个冲出城来,如同猛虎下山,更似蛟龙出海,围绕在李希爵的身边,越打越猛,越杀越是兴起。
一个家丁大喝一声,上前一脚踹翻落马的白甲鞑兵,紧着几步上去,劈头盖脸就是一刀。
这一刀的力道之足,就连白甲鞑兵头上的避雷针铁盔,都被硬生生的劈成了两瓣。
在他身后,一名白甲鞑兵也发了疯似的,扑到一个家丁身上,扔了大刀,攥紧拳头,雨点般的向那家丁头上招呼。
两人纠缠在一起,最终还是白甲鞑兵的力气较大,胜了一筹,将那家丁狠狠骑在身下。
一拳、又一拳。
白甲鞑兵直打到那家丁脸上血肉模糊,看不清人样,连最后一口气也没了,方才罢手。
整个战场上,女真八旗很快调整回来,开始向前推进。
但是汉军八旗却乱了,他们和蒙古八旗兵乌央乌央的向后溃散,伴着城头明军接连不断的炮火,轻而易于地冲散了女真八旗好不容易组成的反攻阵型。
李希爵连杀几名白甲鞑兵,眼前奴酋的黄龙大伞就在眼前,更是横举起刀,高声喊道:
“杀了奴酋!”
“冲上去,斩杀奴酋!为辽东枉死的汉人同胞报仇!”
皇太极听见这样一声,望见眼前如同疯魔一般的李希爵,还有他身边个个浑身是血的明军家丁,叹了口气。
眼下想再一鼓作气攻下新甸,显然已经不可能,战局已经乱了,堆再多的人过来,也是于事无补。
他含恨看了一眼城头的四角望楼,转身道:
“传令,退兵二十里!”
一声令下,女真八旗也不再向前,纷纷是有秩序的后撤。
李希爵见到,也知道建奴虽败,作为主力的女真八旗却依然军心稳定,便下令回军,不再穷追。
当晚,后金军已连退二十里,来到一处小山脚下落营,清点一番,发觉伤亡不小。
皇太极坐在汗帐之内,大发雷霆。
第七百三十二章:多尔衮的建议
“给我把他们砍了祭旗!”
“以告慰战死的女真勇士们的在天之灵!”皇太极一拳锤在桌案上,怒声说道:
“我大金修养生息两年,刚一开战,在小小的新甸堡下便遭遇如此重创,此仇必报!”
“那李希爵,本汗必手刃之!”
一声令下,被绑着的十二名蒙古、汉军后金将领便被白甲护卫们押了下去,不一会儿,他们的大喊大叫便是戛然而止。
一等侍卫统领冷僧机走上前来,沉声说道:
“大汗,都已经杀了!”
“这帮汉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本汗叫他们上前,他们溃散,本汗叫他们后撤,他们却挡住了大军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