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改革,是一个正式性谕告全国,自内阁、军机房而发出的圣旨,而非朱由校在南京临时下谕。
所以,这至少需要留给京师的朝廷部院大臣们一个月的时间,用来商讨具体安排。
可是一个月的时间,哪儿够群沉们商议出如此惊天动地改革的安排……
如果说整顿五军都督府,让武将地位得到提升,文臣们在痛骂之余尚可以接受的话,那么裁革南京各部院,就是让他们完完全全唾弃的一个改革措施。
根据朱由校传回京的谕旨来看,南京改革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一体裁革二百余年来留下的部院等机构。
在这之前,没有任何一个人想过要这么做,朱由校就想了,而且雷厉风行的做了。
如果改革实施下去,南京城内的吏、户、礼、工、刑、兵六部及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宗人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将成为历史。
那么问题随之而来,一下裁掉如此多的朝廷部门,会出现一大批无事可做,也无官位的正式官员。
这些人到底是升是降,去留何地?
除此之外,南京一直还设有文臣守备,内监守备与勋臣协守,裁革各部院以后,这三个守备官职必定也将不复存在。
掌握着权利的最上层阶层瞬间真空,南京城维系二百余年的权利架构将会得到重组。
虽然有天启皇帝亲自坐镇,但是皇帝迟早要走,等皇帝走后,又要找寻什么样的替代品,让南京的权利回到明初那样一个微妙的平衡。
这些问题,都被朱由校一股脑扔回京师,到了那些每日繁忙不堪的朝廷要员手中。
霎时间,士大夫们怨声载道,文官们尚还来不及考虑如何就这次改革安排事宜,奏疏就如雪片一般飞往南京。
就算有魏忠贤压着,反对改革的呼声也在愈演愈烈!
倒是豪商、地主们,因为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震惊之余也在一边喊上两声,看热闹不嫌事儿大,随时准备接盘。
在这场由天启皇帝开启,疾风骤雨一般的改革中,百姓或许是最惶恐不安的一群人。
他们没有太多的政治眼光,也不知道这次改革意味着自己的生活,将要迎来何种改变。
在这样的心态下,往往就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文人所利用、鼓噪,站出来充当反对改革的先行者。
但实际上,他们只是保守派官僚的挡箭牌。
......
“皇后娘娘位居中宫,母仪天下,还请劝说陛下,切莫误入歧途,我大明,经不起这种折腾了!”
紫禁城,乾清宫。
朱由校的妻子,大明帝国的中宫皇后张嫣,正面色微怒地坐在八仙桌旁的朱红色椅子上。
面对眼前一帮臣子,她的脸上艰难地挤出一丝笑容,紧攥着拳放在腿上,颤声道:
“你们,你们…”
身着御赐蟒袍的东厂提督魏忠贤正侍立一旁,他看得出来,皇后娘娘那笑容并非发自真心。
唇颊间生硬的弧度,流露出愤怒又不敢发作的情绪,全都写在了张嫣那一张俏脸上。
魏忠贤心中苦笑一声,看来她的心性与皇帝相比,还是稚嫩得多。
随即,他眼神微眯,望向顾秉谦:
“阁老也知南京改革,是陛下传回来的意思,眼下朝中已经炸开了锅,就不打算做点什么吗?”
顾秉谦一愣,他没想到魏忠贤这次会替皇后出头。
“娘娘,臣知这是陛下的意思,可如今朝中章奏,十有八九都是言说此事,臣实感力不从心。”
“这便请辞归去,颐养天年…”
闻言,魏忠贤眼神一紧,冷笑:
“阁老想的可真容易…”
第二百九十七章:陶郞先案
顾秉谦,铁杆阉党,称魏忠贤为“魏父”的第一人,为入阁不择手段,不惜毁坏名声。
却在如今这样一场改革刚开始的时候,退缩了。
但是他想全身而退,可能吗?
就算天启皇帝准奏了,魏忠贤会放过他吗?
皇帝的这个改革,在阉党之中也掀起了轩然大波,开了这个头,会有无数人争相效仿。
那么这个苦心经营起来的“阉党”,就垮了。
魏忠贤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起码不是发生在自己手上。
有时候,毁掉一个人往往就需要一句话,这句话甚至不需要是他自己说的,很不幸,顾秉谦就是魏忠贤打算毁掉的那个。
现在这种时候,正需要拿一个人下手来稳定朝局,顾秉谦跳出来,阁臣兼阉党的身份,不找他找谁?
魏忠贤不知道皇帝这么做的意图,他只知道皇帝绝对不是和文臣想的那样,是昏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