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恂所在的生产组是个工作内容比较复杂的工作组,不但要管理全公社所有社队企业的建办审批,还需要配合财务组给各企业定产值,定利润,定上交,监督跟进各企业的生产完成情况。
所以他们这个小组成员的人数是最多的,算上宋恂这个组长,一共有四个人。
有个挺着孕肚的女同志坐在办公室里唯一的椅子上说:“苗书记,不用介绍的那么详细啦!宋恂同志我们都认识,瑶水渔业公司的小宋主任嘛!他们公司办那个海味品加工厂的时候,我们没少打交道,算是熟人了!”
宋恂也笑:“确实,当初我们第一次办厂没经验,没少来公社麻烦各位同志。尤其是樊大姐,在安全生产方面给渔业公司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
被宋恂称作樊大姐的女同志,名叫樊金枝,是工业办安全组的组长。
海味品加工厂虽然是省渔的工厂,与管理社队企业的公社工业办没什么关系,但在安全生产方面还是需要接受工业办的统一安排的。
“既然都是熟人,以后开展工作就方便多了。”苗书记顺便跟大家透露了开办建筑营造厂的计划,“这次开办工厂的事是大事,时间紧任务重,开了年就要参加县制衣厂扩建项目的招标。宋组长刚来公社,有些工作还不熟悉,大家都积极配合一下,争取尽快将工厂组建起来。”
几个组长纷纷表态,一定通力合作,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不表态不行啊,原来的老主任是个好说话的老好人,已经被苗书记给撸了。
如今书记亲自兼任工业办主任,这种对工业的重视程度绝对是有史以来最高级的。
大家都绷紧了一根弦,生怕下一个被撸的就是自己。
苗书记不放心,又不厌其烦地对宋恂交代道:“建新厂的事是关键,但其他厂的生产情况也不能松懈,你们一定要盯紧了,有什么情况,赶紧向上级汇报。”
宋恂郑重地答应。
散会后,便跟着自己组里的三个人,回到生产组的小隔间。
“组长,这是原来何组长的办公位,你看这个位置行不行?要不我再帮你换个位置?”郑孝娘见宋恂进来以后只简单打量一眼环境并不入座,便主动提议。
宋恂摆手说:“挺好的,不用麻烦了。”
这间办公室里除了四张破旧的办公桌,只有一个瘸了一条腿,用红砖垫脚的木头书架。
再加上门口的脸盆架和四个大活人,已经满得快要溢出来了,哪还有让他挑拣的余地?
宋恂在靠窗的办公桌后面坐下,笑着说:“大家都坐吧,我是初来乍到的,咱们先简单聊一聊。”
郑孝娘本就长得高壮,冬天又穿着一件挺笨重的棉袄,往椅子里一歪就像一座小山似的,视觉效果十分震撼。
不过,宋恂觉得他为人还挺灵活的,只听他再次第一个主动开口,介绍起了自己的工作:“组长,我是高中毕业的,平时主要是帮领导跑腿,偶尔跑跑外勤工作,与下面那些工厂联系,核实他们的生产情况,工商年检,还得负责单位间的关系协调工作。”
旁边的秦川是三人里年纪最大的,将近四十岁,个子不高,说起话来温吞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