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夫教授又给她一棒子打回了原型。
上课讲解的东西她至少有三分之一听不懂,哪怕勉强听懂了,也无法准确用有限的词汇表达天马行空的想法。
更多时候都是被晦涩难懂的专有名词难住。
时温只能一边更刻苦用功的学习法语,一边咬着牙花更多时间去琢磨深奥的专业课本。
忙起来连饭都顾不上吃,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
每天仅有的能松懈神经的机会,就是画画的时候。
好在巴黎美术学院对于形形色色的艺术风格包容性极强,阿道夫教授对于学生创作内容的限制也很少。
每个人都能在巩固基础之上,展现出自己最独特的灵感。
之前在陈家因为压抑烦躁经常用来宣泄情绪而画的,在贺承隽的夸赞支持下坚持的,更偏向黑暗与光明冲突的绘画风格,成为时温在巴黎进修油画的主风格。
为此她还忐忑过,其他同学都是中规中矩的画人像画风景,她画成这样真的可以吗?
不出意外得到阿道夫教授的训诫,翻译成中文意思大抵是:
【人与人之间的千差万别不仅局限于身材容貌、家境性格,更会体现在创作风格、思维特征。】
【不分高下无论好坏,每一笔画下去都是漫长人生路中的一个脚印,只有到达终点回头望,才知道用人生阅历绘出怎样的一幅绝世宏图。】
【想要模仿别人的风格固然困难,但更难的是如何毫不动摇地坚守自己的风格。不要去盲目追随潮流,而要让自己成为潮流。】
【如果你连自己都欣赏不了自己,都要一味否定自己,又凭什么觉得别人会欣赏你?】
【时,只有敢于始终如一的做自己,才会有人发自内心的欣赏你。】
正是因为阿道夫教授这番话,让时温吃了定心丸,再也没质疑过自己。
所以之后几年,无论是被别人暗地里传她有心理问题,还是明面上说故意与人不一样,她都毅然决然的坚持下来了。
直到后来时温收offer收到手软,有位富豪为《向生》开五百万的高价,而那些明嘲暗讽过她的人却在为鸡毛蒜皮奔波劳碌时。
时温才真正明白:
有些诋毁是嫉妒,有些嘲讽含羡慕,那些成为不了自己想成为的人,就只能通过拉踩别人获得心理安慰。
反正无论怎样做都会有人讨厌她,但是喜欢她的人一定会更多,那为什么不能勇敢点做自己呢?
她从刚到巴黎那年有90%的话语听不懂,到两年后只有5%听不懂,最后临离开前都已经达到可以侃侃而谈的母语水平。
全离不开这五年夜以继日的勤奋学习。
而在那五年多光阴里,时温只换过两任舍友。
第一任舍友是个美国女生。
不像美剧里那样胯宽腿粗身子壮,Gabriella是一个身材比例很棒的黑皮肤女生,有国内某段时间掀起的‘美黑热’所追求的最完美的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