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随便问问。”
“哦……唐氏经常来我家买东西,爱说爱笑,人还不错。”
“婶子,这条街上有几个秀才?”
“别看咱这边穷,秀才还不少,有四个呢。”郭家婶子的表情严肃了起来,“小官爷,案子破不了就算了,千万不能冤枉人啊,”
秦禛道:“我想拜访一下,问问他们对常开一案的看法,你知道,秀才老爷们满腹经纶,见识比咱们小老百姓强多了。”
郭家婶子点点头,“那倒是,这四个都在我家买货,家在哪儿几口人我都知道……”
她把四个秀才的信息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
李秀才名叫李思源,在附近的一家私塾当先生。
家在木匠铺对面胡同第六家,家境比一般家庭富庶,三十六岁,一个妻子,儿女四个,温文尔雅,口碑极好。
秦禛以为,只要他与唐氏有私情,或者就能破了常开这桩案子。
她合理猜测:中午时分,两个木匠回房睡觉了,李秀才找借口去木匠铺与唐氏说话,被偶然经过的常开听见,于是常开勒索李秀才,李秀才将计就计,约常开去河边交易,直接杀了他。
逻辑链完全合理。
只是证据不大好找。
“多谢婶子,我这就去拜访拜访。”秦禛拱了拱手,“婶子把那顶古铜色的瓜皮帽给我一顶。”
郭家婶子挑了一顶圆溜溜的给秦禛,笑道:“天儿冷了,是得戴顶合适的帽子,算官爷便宜点,四十钱。”
秦禛戴上了,翻出一小粒银子,“不用找了。”
银子只有多,没有少,郭家婶子笑眯眯地把她送出了门口。
秦禛往前面走了。
郭家婶子也回了杂货铺。
不多时,两个男子进入杂货铺,其中一个问道:“瞧见刘捕快了吗?”
郭家婶子以为他们是秦禛的同伴,“小官爷姓刘啊,他走了有一会儿了,往前面去了,你们要是追的话,还能追得上。”
“多谢。”两个男子道了声谢,匆匆出门,与停在不远处的车夫点了点头,一路小跑追了过去。
“驾驾!”车夫甩一下鞭子,马车也跟了上去。
说来也巧,路过李家包子铺时,一锅热乎乎白胖胖的包子刚出锅,面粉的香气扑鼻而来,引得秦禛看了过去,恰好瞧见李秀才捧着一油纸包的包子往前面去了。
她下意识地看了眼木匠铺,唐氏正在门口和一个姑娘亲切地说着什么。
秦禛心里暗道,是自己猜错了,还是二人的演技太高超呢?
她心里如此想着,左右看了看,打算过马路追李秀才去。
在这一回头的瞬间,她恰好瞧见两个一边跑一边四下张望的年轻男子,他们的腰带上都挂着腰刀和腰牌,像是顺天府的人。
然而,她从未在顺天府见过此二人。
秦禛下意识地在接触到二人的视线之前转过头,脚下一拐,蹿到一个路过的妇人前面,让这个妇人挡住了她的身形。
“她在那儿!”有人大喊一声。
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