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二宝知道,读书很花银钱,但他也不需要学很多年。他就学个两三年,就很知足了。
钱三宝是个跟风的。听钱二宝说要去私塾,他立马也跟着点了点头:“我也去。”
钱二宝和钱三宝这边顺利被钱月儿说通,钱家村却是惊起一阵旋风。
“老二,这,这都送去读书识字,也太花银钱了吧?要不一房就送一个去私塾?”钱老太太想了好半天,琢磨道。
“娘,不能这样。咱们家本来就没一个读书人,谁知道家里到底哪个孩子才是读书的料?肯定要一起都送去私塾,谁能学的多、学的好,以后就接着学。实在学不会的,那就不用浪费银钱接着读了。”钱二哥可不是随随便便安排的。
他都想好了,家里所有的孩子都送去私塾,谁是真材实料,他就继续供谁往上读。那些学不好的、学不会的,钱二哥当然也不会白费银钱。
他自己赚银钱也不容易,当然要计划着用,都用在实处才行。
“可一下子都送去私塾,得花多少银子啊!”钱老太太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虽说很清楚自家有银钱了,但也不敢如此大手大脚的花。
“银子没了可以再赚。家里这几个小的要是错过了读书识字的最佳机会,以后就没可能了。”钱二哥向来是个坚持的人。只要他做的决定,轻易不会更改。
“就听老二的。”钱老爷子忽然开了口,点点头,“以后家里卖芽菜赚的银钱都留着给孩子们读书识字。”
“那是给他们存了娶媳妇的。”钱老太太还是有些不甘心,嘟囔道。
“娶媳妇的银钱让他们自己长大了赚。什么都靠家里,以后能有什么大出息?”钱二哥说到这里,看向了钱大哥和钱三哥。
“都听二弟的。”家里能有今时今日,全都是凭靠钱月儿和钱二哥。是以家里但凡大事,钱大哥和钱三哥都以钱二哥马首是瞻。
“大宝因为想要留在铺子里帮忙,就不打算去私塾。我昨天本来是答应了的,今天回来的路上想了又想,还是觉得不能这样。总得给孩子一个尝试的机会,指不定去了私塾以后,他又觉得想要读书识字了呢?所以三弟,你这次也跟我们一块去镇上,以后就帮我看铺子。”钱二哥会这般打算,主要也是今天的临时决定。
一家的孩子都去了私塾,就唯独钱大宝没有去。现下钱大宝或许不会后悔,可以后呢?
家里也不差这几两银钱,实在没必要给钱大宝留下不必要的遗憾。再者,也或许钱大宝是个读书的料,也说不定不是?
“大宝不想去私塾?”钱大嫂人不在镇上,当然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此刻听钱二哥说让钱三哥去顶替钱大宝,她不禁有些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