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河西区最大的粮铺,他背后的主家是东海有名的实业商人―李国富。据说他原先不叫这个名字,是后来特地改的名字,就是希望国家能变得富强。
他们粮铺的口碑还算不错,卖的东西都明码标价,没听说有那种在粮食掺小石头或者坏的粮食的事情。
咱们东海市平原多,山地少,虽然比不上前几的产粮大省,但和平时期的粮食产量还是不容小觑的。
他们在码头还有火车站,都需要搬运粮食的力工,也是庄稼人农闲时期找活儿的首选。他们的工资都是当天结的,也不会扣你的钱,他们在这方面的信誉一向都是最好的。
反正也来了,不如进去看看吧!”既然赵林提议了,张建军和赵三自然也没有异议。
“张掌柜,我们今天是来找活的,不知道今天还招不招人啊?”在和粮铺的掌柜寒暄过后,赵林直截了当的问了出来。
“可真是不巧,最近出来找活的人不少,不像以前那么缺人。不过,今天我们东家从别处弄来了一批粮食,正缺人手,不过,我们只需要两个人就够了。”被赵林叫做张掌柜的人穿着一身长袍,脸上笑眯眯的,看了看他们三人后,才缓缓说出了这个不好不坏的消息。虽然不能都找到活计有些令人失望,但赵林和张掌柜打了很久的交道,知道他不可能骗人,而是真的不需要人。但有活干总比没有的好,赵林表示自己主动退出,把活计留给了张建军和赵三。
“你们不用推辞了,这东海,我比你们熟,肯定还能再找到活儿。另外,我也想去看看朋友,你们不用担心我。”张建军和赵三都有些不好意思,明明是赵林带他们来的,却没想到最后,还要让人家退出,这让他们的脸上有些火辣辣的。不过赵林自己倒是不太在意,就算不能干活,他还能去收集点有用的消息呢。就这样,赵林离开,张建军和赵三留了下来。
当赵建军和赵三跟着张掌柜到达火车站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在扛着粮食忙忙碌碌了,虽然是冬天,但很多人脸上都有了汗水,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现在大体情况你们也知道了,接下来就听钱管事的安排就行了。”张掌柜给他们介绍了一些简单的情况,并且把他们带到一个管事的面前之后就直接离开了。
在谈好工钱之后,张建军和赵三就直接按照管事的指示扛起了粮食包,一包至少也有七八十斤。张建军两人刚开始的时候没觉得有什么,但等两人来回了十几趟之后,就觉得这大包越来越重,到了最后,腰都直不起来了。哎,这挣的真是血汗钱啊,真真是不容易。
“来,拿好,这是你们的工钱。”因为人数多,张建军和赵三两人提前结束了今天的打工,拿到了今天的工钱。只不过,在背了几个小时的粮食袋子之后,两人都累的不轻,也不管地上冷不冷,直接躺下休息一会儿。他们俩这副模样,还引来了一阵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