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谢青云提出重定,要求他们配合的时候,这些地方官员们也就是听着身后靠山们的话,象征性磨蹭两下就是。
横竖也不是什么大罪。
了不起推几个小主事出去,判个渎职也就是了。
所以在谢青云跑了几趟酒席,穆空青也象征性接了几张拜帖之后,他们便要开始正式查账了。
都说山高皇帝远,在朝廷收着八十两一张船引的税费时,一艘千料大船运回的香料,却可以赚到数万两的纯利润。
都不需要查账,只消在那码头边的集市上稍微这么一打听,便能将中间的获利估算个大概。
这还是在广粤之地的售价。
这些专做南洋生意的海商,还有不少都有自家的陆上商队,甚至还有分号开遍全国的商行。
届时将这些香料往别处运去,那售价还能再翻上数倍。
重定!必须重定!
曾经为了二两银子买书钱卖命的穆空青,深深感受到了世界的差异。
大炎农税已经算是轻的了,可也要二十税一。
再看他们的商户同行,平日里那可是五税一的重税。
怎的就这群跑海贸的,赚得最多也就罢了,交的税却最少!
难怪永兴帝和朝堂百官都鲜少有人注意到海贸之利。
这海贸的商税,交了同没交有什么差别?
怕是朝廷收他们一年的税,都抵不上人家一顿饭食的银钱。
别说是日理万机的永兴帝了,就连户部的钱大人,都未必能注意到东南海贸交上来的这点儿税收。
穆空青秉持着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的态度,又拉了一张表格出来。
将一艘千料大船上可以装载什么货物售出,又装载什么货物返程,各自售价几何,全部列了个一清二楚。
不过这回,穆空青却是不准备自己出头了。
穆空青身上的功劳不小,升迁的速度也足够罕见了。
再闹出点儿什么来,那便是妥妥儿的出头椽子,等着人来削他。
谢青云的背景够硬,品行也不差,还与穆空青同是永嘉书院出身。
比起穆空青自己做那出头鸟,还不如将这东西交给谢青云,就当谢他先前几次替自己传话。
在玻璃厂第一批用于海水淡化的玻璃生产出来的时候,穆空青刚好将他的物价表交给了谢青云。
第104章 一笔生意
相较于惯用的长篇大论式的公文, 穆空青的表格自然更加简单明了。
谢青云笑眯眯地受了这个人情,并提示了一句:“若是日后户部公文皆如此般,想来钱大人和圣上都要省心不少。”
穆空青闻言一笑:“若谢大人有心, 自可如此办了。”
既然要送人情, 那就送个彻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