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献不成也不会得罪人。
哦当然,关乎改革的计策除外。
穆空青写完策论,只觉得自己整个脑子都在打结。
他决定当下只初步润色便够了,不如先瞧瞧制帖诗,也好给自己缓上一缓。
谁知道这一看制帖诗,穆空青又是头痛地揉了揉额角。
制帖诗的题目是,矾弟梅兄未品公。
当真是冷门极了。
冷门到连穆空青一时都有些记不清自己在那儿看到过。
这乍一看,谈的貌似是梅,但穆空青总觉得有哪里不对。
矾弟梅兄……
矾弟,矾又是指何物呢?
穆空青微微闭目,思索着相关诗词。
此绝句中矾对应的乃是梅,那么应当也是某种花的别称。
究竟是什么花,会以矾为别称呢?
矾弟梅兄!
穆空青忽然想到了。
矾弟梅兄,山矾是弟梅是兄!
山矾,水仙花!
而矾弟梅兄未品公,正是出自杨万里的《三花斛三首右水仙》。
银台金琖谈何俗,矾弟梅兄品未公。
这诗不是谈梅的,这诗谈的是水仙!
写诗的人乃是名人,可这诗却着实不算出名。
然正是因为这写诗的人有名,因而这题出得,也不能说是冷僻。
若是有人没想到,那便只能自认学业不精。
大家的诗你都没看过,还有什么脸面怪人出题偏?
只这一道制帖诗,怕是能坑死不少涉猎不够广泛的少年童生。
毕竟年纪就那么大,读书的时间也是有限的。
能将经史典籍熟读便不错了,还要广泛涉猎诗词,这不是为难人么。
也就是穆空青记性好,学诗词的时候,都是将名人大家的诗词通篇扫荡,这才能侥幸记得这篇。
只是这一遭下来,也叫穆空青决意,在誊抄文章时,用词运笔应当更显沉稳才是。
出这样的题,摆明了便是对年少者不利的。
穆空青不知晓出题人是否也在阅卷人之中,不过小心总无大错。
文无第一这话下头的意思,不就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若是因着一些细节上的差错,叫他错失了先前正试时创下的大好局面,那他才当真是要呕死。
穆空青没养过水仙,但他知晓水仙生长迅速,从种球到开花,若是温度足够,只需二十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