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良笑说:“太学生按入学时间和入学考分三等,上舍生、内舍生、外舍生。属于晋级制,最底为外舍生,若年终考试成绩好,可以升为内舍生,内舍生需再读两年,两年后成绩优异之人,升为上舍生。
上舍生两年后再靠,拔尖儿那一拨,就可以入朝为官了。也可考进士科。这其中,上舍生、内舍生餐食费用是免得,外舍生需要自备伙食。”【2】
“如此这般,若是资质平些的学生,读书之余,还要自付餐费?”
“确是如此。”
碧树凉秋书院委实大得很,从一早入书院,待午膳时,才将将逛完了攻科举仕途的碧树院,仍还有大半主攻印坊学识的凉秋院还未来得记细看。
章云带着小王爷人等去了荣宝斋,已有家仆安排好餐食,等待许久。赵拾雨落座,四下查看,“小柔呢?”
章云忙亲自跑出去找人。
闻言良见无外人,就问:“小王爷将书院之事问的这般清楚,可是官家有何嘱咐?”
赵拾雨说:“官家自即位以来,一年有余,夙夜匪懈,才将朝中各处情况了然,眼下国库空虚,入不敷出已呈积贫积弱之象,变法之事,迫在眉睫。他已命王安石为参政知事,当务之急在于改变风俗、确立法度,提议变法。”
“此事朝中早有声音传出,但自古都说,祖宗之法不可变,司马光那般大人物,都袖手旁观,要去著书。小王爷可确定要趟这浑水?”
“官家与以往帝王不同,他生在开封,自小长在民间,并不是个衷于帝王权术之人。官家为颍王时,我们常在一处书生意气,聊尽天下事。他有为民之心,有强国之梦,于公于私,我都该挺他。”
赵拾雨笑了笑,“言良也莫要将我看的太重要,天下之大,人才济济,各方各面什么样的人都有。譬如晏亭柔是做印坊的人才,将印坊经营到各路地方。
王参政就是变法的人才,从前官家是颍王时,我们在颍王府就常听到别人夸赞他的行事和为人。
而我,生在帝王宗室之家,我的使命和人生,已经定了基调了。
宗室为人臣,已享荫庇,便不能居功,我朝太/祖便有此制。
因此,即便我也有心,想完成祖上志向,夺回燕云十六州,可出将为相不是我这样位置的人能做的事情,那就不要奢求,何必难为自己。
既然如此,做好我该做的事,眼下我是国子监的监丞,我朝重文,官家亦看中文人,要文治天下,选拔用人皆是江山社稷的大事,那我便应替他筹谋,做他在人民间的眼。”
宋朝赵氏宗室庞大,多数子弟都游手好闲,个别有承了荫补入朝为官的,也不过是走个过场,点个卯的。
像赵拾雨这样勤勤恳恳又认真的凤毛麟角。闻言良十分敬重小王爷为人,“照此说来,官家可是要动国子监和太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