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这边半天没人吭声,村里的人都急了。以为是恩人嫌他们狮子大开口,要价太高。又头碰头商量了一会,决定按一斤米两斤盐的比例交换。
结果话出口,就见那边巫庆峰坚定摇头。村长寻思着要不让恩人们看着随便给点粮食算了,盐他们仅管拉,反正这盐也不费什么钱,不过是上山捡点柴禾的事。
结果就听到对面巫庆峰说道:“这个价格太低,对你们来说太亏。我们大老远过来一趟不容易,占你们一点便宜,给个比外面行市低一点的,就一斤盐三斤米的比例兑换怎么样?”
这下愣的人轮到瓦吉村人了。没听到买东西还嫌卖家价格太便宜,主动给对方抬价的,而且一翻就是三倍。
回过神来,村长是连连摆手坚决不同意。
粮食对他们来说太重要,比金子还珍贵。而盐就跟路边的泥一样,他们多的是。怎么能用地上的泥来换比金子还珍贵的粮食呢?
买家嫌卖家开价太便宜,卖家嫌买家给的价格太贵,这是一场让在场所有人都大开眼界的十分奇葩的生意谈判。
谈判最后的结果是各退一步,以一斤盐换两斤米的比例进行兑换。
第367章
还是当了回救世主
这次出来换盐路程远,未知的事情又多,谁也不知道这次之后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因此带来的粮食还挺多,都是打着一次就换够几年的主意。
当然,最后还是因为手上的粮食不够,也不能为了换盐,连日子也不过了。
不过最后也凑齐了整整十几吨的粮食。原想着至少得换个两三吨、三四吨盐回来,结果老天保佑,能换到的盐直接翻了倍还不止。
瓦吉村也没想到这次他们一次要这么多盐,哪怕家家连底子都起出来,也只凑到七吨多盐,车队带来的粮食最后还是剩下一部分。虽然不多,只有一两吨的样子。
看着剩下的粮食,瓦吉村的人也有些惋惜。要是他们没停下来,每天继续和以前一样煮盐,现在肯定连剩下的粮食一起兑换过来。
他们这不是粮食高产区,平日种地也只够勉强混个饿不死,想吃饱还得从外面购进来一部分补这个缺。现在的情况更是雪上加霜。
幸好是靠山吃山,总归饿不死人。
不过村里以前都是靠卖盐赚生活,现在盐没人来收,又不能当饭吃,家里不缺盐,自然也就没人会继续煮盐,盐井都放在那荒了一段时间。
现在盐都兑换出去,接下来的日子,盐井那又该热闹起来。
巫庆峰看着剩下的粮食,跟其他人打商量,这粮就当借给他的,回去他就补上还给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