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家面容惋惜:“这一两月里,路上总能见到些背井离乡、外出谋生的灾民,他们来我这想讨碗粥喝,可我自己都自身难保啊,哪还帮得了别人,唉。”
临近的几人听了,都纷纷叹气。
话音刚落,不远处就走来拖着大包小包的一个妇人,与两个四五岁的孩子,皆是衣着朴素。
走近后妇人对店家说:“好心人,能不能给孩子们碗水喝?”
“水有的有的。”店家连忙去倒水。
两个孩子面黄肌瘦、眼窝深深凹陷下去,他们显然是饿得慌了,一双眼睛紧盯着宋奾跟前的馒头看,却又捏着妇人的衣角不敢动。
宋奾于心不忍,让挽翠一人给了一个馒头,妇人接连道谢。
两个孩子狼吞虎咽,大馒头三四口进肚。
挽翠又给了三个,连同妇人一起。
她们在旁边桌子坐下,宋奾开口问:“夫人这是要去哪?”
“贵人折煞了。”妇人手里拿着馒头,没动一口,“今年收成不好,家里已是没米下锅,孩子他爹在金陵边上一个小城里打零工,我们去投奔他,找点出路。”
从这儿到金陵少说也要五六日的路程,一个女人、两个孩子,其中要经历的苦不言而喻。
宋奾心里顿时涩涩的,说不出的感觉。
她们几日前还在富裕繁华的扬州城、金陵城,那东来酒家里一桌剩不知几多饭菜,而这世上的角落里还有那么多人解决不了温饱。
不走这一遭,哪见得这景象。
也不知比他们先走一步的卫凌有没有碰上亦或听说这些事,他是当朝首辅,撇开个人情怨,她是希望他能真真切切做些什么的。
她又想着,她若是像徐家那样富足,那能做的事情就不是简单给两个馒头了。
而此刻却只能在母子三人离开时塞一点碎银,期盼他们一路顺遂。
店家见了,感叹道:“夫人心善,可救了这一家还有千千万万家,哪救得过来。”
“我既遇见,总不能见死不救。”
“是,遇上夫人是他们的福气,不过......”店家说了一半,看一眼那些个身强体壮的护卫,心想应当不会出什么意外,便不再往下说。
宋奾察觉到,问:“不过什么?”
“没什么,路途遥远,夫人路上切记小心些。”
“嗯,多谢。”
一行人重新出发,日落前抵达先前借住过的李大婶那个村落。
挽翠问:“二娘,我们还要住李大婶家吗?”
宋奾摇了摇头,转而对龙泰说:“龙泰,你在村子边上找个平整点地方,咱们将就一晚。”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