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看着比他大许多,约有个十六七岁的模样。长相普通,一双眉毛特别粗,眼睛一般大,方脸大鼻子,严肃着皱起眉毛的时候,大鼻子跟粗眉毛皱在一起,看着挺有喜感。
寻芳正好奇打量着,忽见远处一个衙役提着灯笼过来了,寻芳便将视线转回,认认真真开始看起题目来。
此刻天色已经亮了,号舍内并不分蜡烛,寻芳也没有带蜡烛进来。衙役之所以提着灯笼,是因为刚才天还没亮,现在还没来得及将灯笼放下而已。
寻芳原本的性格是挺沉稳的,但是凡事都有第一次么。他也是第一次考科举,会激动那是肯定的,所以方才一来到自己的号舍内,第一时间就是四处打量,而不是先瞅试卷。
他之前也做过几张考卷,知道应该怎么填写,一行多少字,都有定数,试卷都有固定的页数,要记住不能漏页。
笼统看过题目后,寻芳便开始细细的一题一题地写了下去。
这时候的考试,跟明清时候的八股文不同,有些像唐朝的考试,唐朝分名经科跟进士科考试,但是寻芳这个时代是从县试开始一直考到殿试的。
这时候的童生试,有点儿像是唐朝的名经科。
考的是帖经跟墨义。帖经指的是从四书五经这些书本里,选出某些段落让考生去填上,就跟现代的填空题差不多,不过要默写的内容可比现代试卷上的填空题要多得多了。
另外墨义就是要求考生去将四书五经等书籍中的一些经文注疏,或者回答上下文。
这些都是记忆力上的问题,寻芳写的时候也是战战兢兢的,特别小心地去用上面发下来的草稿先写一遍,确认无误之后,再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在试卷上。
他虽然已经都背诵过书本了,但是在默写方面,他并不是特别优秀,有时候甚至会忘记书本里的内容,这时候想要想出来,就得抓耳挠腮了。
他知道自己的水平,论学习,就他目前来说并不十分优秀,不过勉强不出大错罢了。这次若是能够通过考上秀才,那运气绝对得占一大半的功劳。
除了帖经跟墨义外,这个朝代的童试还会再加一个杂文的题目,这里的杂文泛指诗词歌赋。
在诗文方面寻芳并不怎么突出,但是上辈子好歹背过古诗词三百首,加上这辈子又学了一些诗词押韵,花点时间努努力还是能偏强写出一首来的。
趁着大早上思想还清明,寻芳迅速地做起了帖经跟墨义,其中有几句是需要斟酌跟忘了字怎么写的,他便先摘抄出来,放在刚才下发的草稿纸上,准备等会儿再琢磨。
差不多将帖经跟墨义写完,时间差不多该到中午了,试舍内还是安安静静的,也不知是哪处的屋顶上停着鸟,还有鸟儿在叽叽喳喳叫。
寻芳准备先休息一会儿,放空放空小脑袋。于是拿出了从家里带的白面馒头,还有几碟小菜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