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在石”最后还是常锦礼念出了名字,她接着说道,“我帮他翻译过合同,发现他不仅经营来料加工厂,还有酒楼、服装厂等等。经营面十分广,如果我们能拿到其中一份合同买卖,那我们就能形成资金链了。现在我们手上只是在做河沙和红砖,这是鹏城近几年都会很热甚至可以用很抢手来形容的一个活计。
但是,总会有饱和的时候,现在我们村子就得先靠着河沙、红砖积累原始资产,等资金松动了就可以投入另外一项产业里去了。
反正咱们的投资也不全压在一个篮子里,减低风险。”
刘队长因为没有听懂,所以一直没有吭声,只是时不时点点头,表示虽不懂,但是他有听的态度。
朱元骑当然觉得是有道理的,他反问常锦礼,“既然他经营得广,那我们可以和他合作什么,而这点我们比他原来的供应商,又有什么优势?”
李会计也跟着补充道,“价格优势是不可取的,不仅会坏了那行的规矩,以后肯定会形成不良循环,价格越压越低,就不好做了。”
“不,价格我们不压低,我们反而要抬高来做。就做咱们的本行,咱们靠海吃海,不仅仅只是走海路运输,那咱们船运回来的时候,也是一并可以将鱼笼收网的。”
“啊?抬高价钱来卖?”刘队长好不容易听懂了这句话,以为自己听错了,忙发问。
“对,他合同里的价格都很低廉。但是低廉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刘队长摇摇头,显然不明白常锦礼想说什么,“低廉不是好事吗?我要是商家,我也愿意买便宜的。这谁家会嫌弃钱多,去买贵的呢?”
村长似乎有些明白了常锦礼的意思,“老刘,锦礼的意思应该是说,他们卖的低廉,是因为那些都是小虾小鱼。我们要做的话,就卖好的,卖大鱼大虾,甚至是深海产物。这样把价格拉起来,既显得我们卖得好又合理。”
“对”常锦礼点点头,表示村长的想法正是她想说的。
“我们不做低端买卖,要卖就卖高端的。低廉价格,我们没有优势。那些河虾小海虾,随随便便一个妇人都能去捕捞。我们要做,就做他们寻常人都弄不来的资源,这样,我们的价值就在这里了。
况且,我们捕鱼的技术谁能比得上我们村子不是?只是出海的事情,还是得交给刘队长,反正海运也是归你管的。后期鱼干制作,村里婶婶们都能做。当然我们现在说的这些,都是基于和韩在石能合作成功的假设。”
“没问题的!锦礼,我们都相信你。如果这次谈成了,以后渔村石碑人物上,必定有你常锦礼一个!”村长一拍桌子,豪气冲天地冲着大家这么一说。
他们都因常锦礼的想法,觉得有些心涌澎湃。
他们之前信了她一次,果然,她没有让大家失望,账单上的24万是实打实的收益。
他们都是淳朴了大半辈子的农民和渔民,何时见过这么大一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