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铺在桌上,姜望执笔蘸墨一挥而就为女儿写下担保书:“咳咳,回头,我去趟你大伯、二伯家,让他们在下面签上名字。”
姜宓接过看看,收起来道:“不用麻烦两位伯父,师傅和六叔说会做担保。阿爹帮我把牙粉、牙膏、香丸的方子写下吧,我等会儿拿给师傅。”
“好。”
姜望写完,看着女儿将方子收好:“医馆忙吗?”
“不忙。”小地方住的多是贫民、流犯,吃穿都难,有病哪舍得就医,能拖则拖,实在拖不下去了,才会去医馆抓两副便宜药材回家熬煮。
“走吧,”姜望抓起桌上的钱袋,起身道,“既要做咱姜家三房顶门立户的长子,那便随为父出门见见亲朋、世交。”
姜宓忙起身理理仪容跟上。
“他爹,会不会太招眼?”李芳娘闻讯追到门口道,“昨天云初刚说了要还钱,今日就全还上……”
“男子在外行走,”姜望掸掸衣袖,咳了声,笑道,“没有一点本事,哪能得到人家相应的尊重。采药还钱,还的是辛苦钱,人家只会说这孩子踏实能干吃得了苦,不会认为他有做大事的能力。这样,说的话能得几分重视,办起事来又得几分应合?”
姜宓微愕,没想到姜望办事如此通透老练。
姜望轻敲闺女一记,笑道:“作为流犯、军户,我们这一代啊,只能先将自个儿的脊梁砸碎、压弯,才能活下来。”
姜宓心头微涩。
先去的是大伯姜信家。
姜信当年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八十军棍,直接废了双腿,能活着来到边境,全靠岳家路上用钱帮他铺了条活路。
大伯娘张氏是江南首富之女,姜宓从原主的身体里醒过来,后继用的药,全是她当掉镯子、卖掉绣品凑钱买的。
姜宓初初醒来,见过她一次,她提着篮鸡蛋来看。
进门,姜望跟兄嫂介绍道:“这是姜武的儿子,他父去时,嘱他来找我,让我收为义子。大哥也知我跟姜武的关系,那就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兄弟,如今他年纪轻轻就去了,留下这么一根独苗,别的不说,但凡我有一口饭吃,必不能饿着他,好在这小子争气,平时爱看些杂书,又喜爱医药,这不,一来就拜得庆和堂的杨大夫为师,昨儿又依书制得两款牙粉、一款牙膏和香丸,得些银钱。”
“孩子当我是父,知道家里的情况,主动说,愿意承担起长子的责任,让我先用这笔钱把借的银钱还了。大嫂,这是25两,你收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