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老师,不是我不愿意帮忙,只是现在愿意来乡下教书的老师实在不多,别说乡下,就是县城里教师也缺的很。”
这倒是陆如音没有预料到的,她之前一直住在宁州。宁州城市大,教育资源丰富,单是高中学校就有好几所。所以宁州城里的人不管有钱没钱,都没怎么为教育的问题担过忧。
“你看,咱们要不就先找一名老师过来,语文数学都教,这里的其他学生你和叶老师先帮忙教着,等有其他老师愿意来,我再给你们稍口信。”
杜朔稍微诚恳了一点。其实也不是他非要故意刁难,但现在老师实在太少,谁让他们这个地界穷呢。
“一名?”
如音拧着眉,一名实在太少了。如果是扫盲还行,但如果想办正经的学校,一名老师根本达不到分层教育的目的。
“现在我们只有一名数学老师愿意来,但也可以教语文。除此之外,就只有一名英语老师了。”
“英语老师!”如音眼睛亮了亮,英语老师也可以教语文,而且还能带扫盲班。
最关键的是,英语老师他能教英语!
高考刚恢复那几年,好多人都是在英语上吃亏,如果现在就能有英语老师来给学生启蒙,简直再好不过。
“杜先生,您可以把这位英语老师请来吗?”
“你们还准备开英语课?”杜朔有点惊讶,现在县城学校都不重视英语。
如音点点头,“如果这位英语老师愿意来,实在是太好了。我们的学生需要学英语。”
“你们既然愿意开英语课,自然是没问题。”
杜朔擦擦眼镜,他有点好奇:“陆老师还会讲英语?”
“以前学校里学习过,除了英语我还可以讲俄语。”
如音回答,不是她有意炫耀,实在是这个杜朔从一进来就是一幅眼高于顶的样子,就算学生们表现十分优秀,他也是一幅爱搭理不搭理的模样。
“您还可以讲俄语?!”杜朔精神一振,腰板也直起来,两手置于膝上,一幅要谈大事的样子。
“陆老师,上京的文化局太需要您这样的人才了!”
陆如音不明所以,怎么又扯到上京了?
“我大哥在上京文化局工作,他前几天还问我县里有没有会讲俄语的人才。您俄语是什么水平?能不能阅读苏联人的原著?”
“差不多。”如音点头,“我最近在看《苏联工业进化》和《黑河》。”
“那就足够了!”杜朔两手一拍膝盖,“我今天回去就拍电报。”
如音对文化局的事不太感冒,满心记挂着村子里学校的事。
“那您看我刚刚说的英语老师的事儿?”
“没问题!都是小事!”杜朔摆摆手,“这个您和叶老师就放心吧,我来解决。您让大队长给老师们安排一下住宿,工资和粮食的问题县里给解决。”
*
学校的事总算是办了下来,杜朔送来口信,说是老师们过完年就能来上岗,这可比陈东方预料之中快了许多。
临近年关,村子里一片喜气洋洋。今年红太阳生产队收成不错,县里给发了大红花和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