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310页(2 / 2)

统一思想之后,七月十六日清晨八时,他们的蒸汽轮船准时从淮河渡口出发,谈判团一共五十六人,集体往剑州进发。

这是文靖安第二次远行。

船出淮河进入运河,然后往北行驶半日抵达浩浩荡荡的江水,这是大盛最大的内陆航道,和北边的河水遥相呼应,形成大盛两条水路生命线,《大盛地理志》做过统计,整个大盛六成的府城都在江水与河水及其支流旁建设。

大船驶入江水,接着走中州航段,中州的地理形势和环境气候和京城无异,一直到了淮州才开始有明显变化,首先是航道变得相对狭窄,江水湍急,两边不再是平原而是重岩叠嶂的石山,石山勾连相接,直入云端,少有空缺的地方,悬崖石壁上的苍松古木遮天蔽日,上面的猿猴不怕人,如果朝猿猴扔石子,它们就会把树枝、野果、灵芝等等扔下来进行反攻,文妙安兴致盎然带头试了一遍,可惜猴子们扔回来的全是枯枝败叶、碎石果核,半颗灵芝也没有。

于是,具有浓重工业气味的蒸汽轮船行驶在具有浓烈东方韵味的山水之间,在文靖安眼里形成了一种诡秘又奇妙的对比,这片古老的宁静被打破了。

两日后,大船走完淮州航段,进入大名鼎鼎的江州。

江州的地理环境与淮州有直接的不同,江面逐渐宽阔,两边山势走低,生成典型的烟雨江南、诗情画意,江边两岸多是成片的绿竹林,倒影江中,相映成趣,到了此处,文靖安明显可以体验到一种别致的人文熏陶,随之而来就是“富庶”的感受,江边的村庄阡陌纵横,农田茂密生长,城镇、府县密集错落,来往的船只络绎不绝,到了江州后半段,江水在这里形成了入海前的冲积平原。

这里就是天下闻名的粮仓。

江州的府城江宁府就在江水南边的平原上。

按照预定的计划,文靖安等人要在江宁府逗留一日,一是物资补给,因为过了江宁府很快就到入海口,他们将在海上航行数日,船上要有足够的淡水和食物储备,二是接江州本地那些谈判团的官员上船,三是文靖安要先看一看江州的工业区。

江州的工业区是以卢玉邻和杨玄素为代表的文靖安的一批学生加上工部、户部和江州地方衙门的官员共同筹建的,由卢玉邻他们家主要出资,目前修成了一个港口,一条官道,一个化肥厂,一个农药厂,一个印刷厂(主要印刷《新华月报》),一个新式学堂(只教授新式知识和技术),类似文靖安他们那个新华工业区的简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