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傍晚,他和两个小待诏将十二个学生带回詹事府,这才开始正式讲话。
“以后我们大概就像今天这样,你们每天跟在我身边做事,你们有任何疑问都可以随时问我,傍晚我们回到这里,我开始给你们授课,主要讲化学、数学等新科目,我先跟你们讲清楚,跟我学这些东西基本与四书五经脱离关系,往后你们会直接参与化学有关的工作,比如留在化工厂任职,或者到大盛其他州郡去筹办新的化工厂,现在看来这不能让你们获得高官厚禄,如果有人想要退出,现在就可以走。”
十二位学生听罢,皆无人离开。
文靖安道:“那好,中途要是有人想退出我也不强留,只是我有言在先,我们做的是亘古未有、利国利民的大事,你们十二个人算是我第一批学生,我必然倾囊相授,中途而废的人,趁早别浪费你我的时间,把你的位置留给可以坚持下来的人。”
十二位学生皆起立,给文靖安拱手拜了一拜。
文靖安道:“去吧,我这里不留饭,回去说服你们的父母,明天早上到翰林院印书局等我。”
众学生再拜,行礼之后依次退去。
这些学生走后,文靖安让两个小待诏也放班回家,他自己则到翰林院印书局那边察看印刷报纸的情况。
经过这两日连轴转,印书局的官员又从外面的私人印刷作坊招了不少师傅进来帮手,已经印好了五万多份报纸,但进度仍然是赶不及,因为之前那八万五千份的印刷量增加了,这两天陆续又有书商过来请求加量订货,现在超过了十万之数,按理说京城就算是读书人云集的地方,识字的人比其他州郡要多,潜在读者群就更多,可这么短的时间内也卖不出十多万份报纸,这里面必然有问题。
文靖安问清楚前因后果,得知这些书商已经不满足于做京城的报纸生意,有人开始把报纸倒卖到京城周边的州郡,还哄抬价格,把原本一文钱一份的报纸定为两文钱甚至更多,同时还有“黄牛”等等情况出现。
这种情况文靖安考虑到了,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在各个州郡的府城开设《新华月报》分部,让那些分部开设新的印刷线,到时候新一期的报纸出来,通过朝廷的驿马把母版送到各个分部印刷,再把成品直接卖给当地州郡的书商,这样可以尽最大限度做到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这件事做起来也不难,前段时间他亲自监督改造翰林院印书局这条印刷线的时候,一直跟在他身边的除了詹事府的两个记事官,还有印书局七八个小官,他留心观察了几个能力出众且脚踏实地做事的,若是到其他州郡开分部,派这些人出去就行。
如此想罢,他找那几个靠谱的官员开了个小会,跟这些官员说清楚了自己的想法,这些九品甚至是未入流的小官听闻自己有机会外派到其他州郡到出任“一部之长”,无论权力还是报酬都比现在这个小小的印书局芝麻官高出一大截,这种好事他们自然千百个愿意,连连答应下来。
当然,为了避免这些人到了地方腐败,和当地书商勾结,文靖安要部分让利给地方,请当地官府负责帮忙监察,这些事他没办法逐一去细化完成,只能找个时间厚着脸皮再请严素光帮忙具体实施。
不过话说回来。
怎么又是严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