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258页(2 / 2)

因为运动,老师们不安心教学,职工夜大也停课了。田大旺只好拿着课本自己琢磨,还跟孙梅英悄悄地说:“刚解放那会儿,那么困难都没停课,现在是咋的了?”

“大旺,出去可不能说啊!”孙梅英赶紧捂着嘴巴。

“我知道……”

要说,田大旺是个老革命,思想一直很进步。可忽然之间,他觉得自己落伍了,有点跟不上形势了。

这是不是思想僵化,不够革命的表现?

田大旺不由得反省起来。

这些年担着局长一职,工作上有成绩,也有不足。尤其是贴近群众这一块儿,做得还很不够。

*

运动归运动,生产照旧。

“三线”建设继续推进,内迁工作进展加快。

这年秋天,张鸿博来跟徐立方和赵国江道别。他报名去大西南,参加“三线”建设。妻子跟他一道走,三个孩子留在沪上,由奶奶照顾。

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

徐立方很感慨,跟赵国江说:“当年,鸿博同志就很爱国,去了那边,会派上大用场的。”

送走了张鸿博,他的母亲张淑娴很不好受。

可随着运动的深入,沪上着实乱了一阵子。

张淑娴又很庆幸,离开是对的。

国防军工体系待遇很好,工资很高,生活条件虽然不如沪上,可也不差多少。鸿博在那边担着总工程师,很受重视,等于被保护起来了,很有成就感。

田小苗也关注着内地的动向。

运动开展着,轰轰烈烈,可发展并未止步。

尤其是国防尖端科技,正快马加鞭地飞奔着。自去年“空.爆”成功后,就加紧了导.弹核.武器研制。用导.弹带着原子.弹打,很复杂,难度很大。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导.弹部队接下了这个艰巨任务,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实现了飞跃。

“1966年10月27日,在西北某发射基地,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注1)

发射场上一片沸腾。

工程技术人员、科技工作者、还有指战员们欢呼着,跳跃着。

两弹结合,发射距离远,落点精准,这代表着我们有了实用型导.弹.核.武器。这是一项重大成就,表明了我们真正站起来了,任何列强都不敢再压迫我们、打击我们。

听着广播,田小苗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是在多么艰苦的条件下取得的成就?她想起了后世的一段描述,导.弹.发射基地差点解散,能保留下来可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