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梅英这才明白,小苗不让她乱说话,就是怕人家揪小辫子。这是思想表现,不积极也就罢了,千万不能拖后腿儿。
看看老何资格多老,硬是被岳父一家拖累了。
*
“增产节约”运动开展以来,成效很显著。
到了十二月,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全国上下都很振奋。教育领域也开了新篇章,正式公布了《汉语拼音方案草案》,这对“扫盲”运动和教育普及很有帮助。(注2)
田小苗怕错过了,打算教大旺和梅英汉语拼音。还准备去新华书店买一本最新版的《新华字典》,让大旺和梅英对照着汉语拼音,学习生字,提高文化。
这时候,老家那边传来了消息。
田大顺去了镇子上,进了加工厂。这是县供销社投资兴办的,把山菌、山菇、野果子等加工包装后,销到大城市去,甚至出口换取外汇。
靠山村分了三个招工指标,给了田大顺一个。
村里有意见,说凭啥给田大顺?就他那表现谁都比他强。
可田秋山还是签字同意了。
这是江队长从县里弄来的指标,特意提到了田大顺,说:“本来,一个村最多两个名额,这是县里照顾,多给了一个……”
田大顺喜出望外。
自打大壮兄弟去了镇子上,赶着驴车到处收山货,还按月拿工资,把他眼馋得不行。听说是江队长帮得忙,就跟许凤莲一个劲儿地抱怨着。
“瞧瞧你,那时候把人家得罪了,什么好处都轮不到……”
因为这个,田大顺没少跟田老汉诉苦,说要一碗水端平,让大旺也安排一下。田老汉给大旺写信,田大旺晓得家里的情况,大哥一家娃娃多,负担重,可这得瞅机会,不能给江队长添乱。
一九五七年,县里大干快上,弄了不少项目。
可城镇人口不能再增加了,就把厂子设在乡镇。招来的职工自带干粮,公家管发工资,福利待遇也有,就是不管口粮。农忙时,回家种地,农闲了集中干活儿。
这么一来,也符合城镇的情况。
江文松调到了专区。临走前,给靠山村安排了指标,算是对当年蹲点村落的支持。余晓华也随着调动了,带着三个孩子离开了县城。
田大顺和田大壮在镇子上,跟柳老汉一家联系上了。
去年,柳进山开的山货铺子入了合作社,被县供销社并入了土产公司,是最早一批职工。柳老汉也随着入了供销社,看管仓库。后来,柳进军联系了老战友,把二哥柳进山调到了县土产公司,算是走出了山区,也能把一家人带起来。
随着城市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对农村的限制也开始了。
上面发了通知,限制农村人口盲目流动。也就是说,城乡差距开始拉大,农民想进城变得困难起来。
第106章 .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