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她,我认出来了,是画报上那个女人!”
“对对,头发跟围裙都是一样的!”
“嘘!别吵!”
……
少年之中已经有人认出来了,台上正在唱戏的角色,正是海报中的主角阿庆嫂,可其他人现在只想好好看看戏,听这和大合唱完全不一样的歌,于是连忙让说话的人闭嘴。
京剧演员的功底都十分好,即使没有扩音设备,也能让台下大部分观众听清楚声音,此时再加上扩音设备,舞台上的唱戏声一直传到了远处。
这个表演场本来就是属于蛇口公社,离公社的各个大队都不远。
此时已经到了下工时间,在农田中忙活了一天的社员们扛着工具往村里走,听到了公社口那边的声音。
刘翠花隐隐觉得这声音有点熟悉,邻居邓晓虹扛着锄头,也朝刘翠花问道:“花姐,我咋觉得那声音这么像《沙家浜》呢?”
邓晓虹也是其他县嫁过来的,以前也听过样板戏,嫁过来后还曾经抱怨过,这县文工团啥也不会,跟她娘家那边没得比。
这种话说一次两次也就算了,说多了被蛇口公社的本地村民嫌弃,还被说“那要不跟你汉子离了,回你娘家去呗”,邓晓虹被气了个半死,但也确实不再在村民们跟前说类似的话。
好在,刘翠花娘家跟她一个地,于是邓晓虹也就只能跟她一个人偶尔抱怨一下了。
她很喜欢听戏,少女时期也加入过娘家村里的文艺队,跟着队里的老师学过艺,觉得自己多了门唱戏的手艺,是跟别人不一样的。
只是,后来她嫁过来这边,一切都不一样了。久而久之,她也就忘了以前那些风光的时候,跟村里其他女人一样,一心一意盼着自家儿子哪天成功去到香岛。
刘翠花以前被县文工团的廖主任嘲笑过,对这县文工团说得上是深恶痛绝,听到邓晓虹这么说,冷哼了一声:“是呢吧,估计也就演个把段子,什么县文工团,狗改不了吃屎。”
邓晓虹好歹是练过的,听出了唱戏人的功底,眼里露出了惊艳:“不是啊花姐,我听现在唱的这姑娘,这水平比咱们南沙县文工团的台柱子还高!”
刘翠花也听到了,确实是水平高,所以也就更烦躁了,她不相信文工团能有好心,于是不耐烦地摆摆手,打断了邓晓虹:“你要想去看你就去。”
邓晓虹知道她跟廖主任的那些过节,识趣地不再说,但心里也打了注意想去看看。
两个人回到村里,各自回家,都看到自己做好饭了,但饭已经不热了,两人等了又等,不知道自家臭小子跑去哪儿了。
还是刘翠花想起前两天自家儿子问《沙家浜》时的好奇,反应了过来,顿时气不打一处,提起藤条气冲冲地出门了。
陈美娟跟着跑到门边,朝刘翠花喊:“妈,你去哪儿啊这都要开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