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 齐纸一号 为齐而战
“……居然真的发芽了。”
薛瑜蹲在田地里, 小心地碰了碰刚刚冒头的青芽。半亩地里只有几处发了芽,显然这样的“奇迹”也并非每个种子都能享受得到。
她的大脑里分成了争吵激烈的两派,一边说“这不可能”, 一边说“但这是真的”。她回过头, 早起头发乱糟糟的老农把靠近出芽位置的篱笆紧紧贴着,和站在地里的李麦一起看着她, 眼神像在看神仙。
还真是在看神仙,薛瑜听到有人喃喃说是不是兑了哪位神君的符水才这么灵验。之前工作态度有些敷衍不放在心上的老农们见到种子真在明明不适合生长的秋天发了芽, 对薛瑜真等到她要问话了,却不敢开口了,一个个拘束地望过来,把脸憋得通红。
刚走出田,薛瑜就被围了起来, 敬畏和期待写在了他们脸上,她一边和李麦确认之前的育苗流程和方法是否都按步骤进行, 一边打量着他们。
她不可能自己每天盯着苜蓿田, 苜蓿田和流民棚那边的冬麦田不一样, 并不涉及屯田客们的口粮和生计,当真因为些细枝末节罚他们,真正做事的老农们偷些懒,她也发现不了,到时候苜蓿种植失败, 别人也只会觉得是她的问题, 因此一个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就很重要。
现在看来,效果不错。
和李麦确认过步骤没错,薛瑜能想到的问题就剩下种子本身有问题,叫来几个老农询问种子, 皆摇了摇头,“这,要是有这么快出苗的苜蓿籽,现在苜蓿不得到处都是?殿下啊,这种苜蓿用的法子,能不能用在别的地里?”他们试探着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薛瑜有些好笑,该说无论哪个时代,都有着希望自家土地亩产一万八的金坷垃梦想吗?
“不可以。”她否定了老农们的想法。
读了两篇《育种术》残篇后她的体会就是,每种农作物都有自己不同的习性,拿苜蓿的做法直接套大概率出现烂根。加上苜蓿籽本身是草原上不要钱的东西,又不能拿来吃喝,所以密撒种植增加出芽密度这种法子才能用上,换做麦子这样种,还不得心疼死?
老农们也是看薛瑜一出手就让难种的苜蓿听话发芽,眼热心急乱投医,被薛瑜否定后喏喏应了,但还是坚持围着薛瑜问还能不能教他们种别的。
他们都知道薛瑜是看书上学的,一个劲说:“那书上还有啥啊,殿下,叫啥名,能不能教俺们家娃子也念书?诶哟,念书好啊,念书会种地啊。”
薛瑜没想到,她还没把科举的路铺好,就因为“会种地”听到了这求知若渴的声音。
--